问题的本身是问题,问题的本身也就是答案(第4/5页)
章节报错
到了少林寺,镜明禅师是看重他,爱惜他的,可是把感情当做是洪水猛兽,关键是他自己一辈子恐怕也没下过少室山,让他懂都难。
所以晦明禅师也不懂感情,全靠杨云骢在试错,他是付出了试错成本的。
而凌未风呢,受伤之余想歇息,于是专心练武,这时候天山就成了他的逃避所,是很好的避风港湾。
按道理来说,休息好了,应该重新正面感情,可是他只顾着休息,只顾着学武,是暂时遗忘,却没有疗愈,该在的伤口,仍然还在。
因此看到了刘郁芳,他是设防的状态,是害怕再次受伤。
既然是如此的话,那么他就不会为刘郁芳着想。
还真别说,梁羽生写的晦明禅师,一套路子是对的,尽管是出现了两三本小说,可是他武学修为高,又通佛法,但是不懂爱情,一直就是不懂的,这个人设完成得很一致的。
梁羽生的人设很有意思,写出来的人物不见得讨喜,可是很接地气,而且连贯性很强的。
当然那时候的科技文化还不如现在,有些知识要融入到武侠世界,是没那么容易的。
还有一个卓一航也是如此的,写得栩栩如生,少年期就是如此的,懵懂青涩,还重感情,然后不知道社会规律,得罪了人,堵了自己的路,自己还不得知。
这是要经历过很多路程,然后学懂了一些知识,这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这个过程被梁羽生展示得很细致,也很到位,非常接地气。
当我写到卓一航的书评时,把他的心智赋值写出来后,是有网友说,自己也是这么回事。
我当时说,那是梁羽生塑造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