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数汪小姐最照顾我们生意了。”边上的老板适时的接话。

“你们家手艺好嘛。”

两人的交流还好,主要是汪小姐在问,了解着王言的家庭,以及是怎么来的上海,又是怎么想起要做烧烤料的。边上的排骨年糕老板,十分灵醒的给王言吹牛逼,说他在黄河路的成名之战。….

先前打了一架的事,到现在还没过去。没办法,只要有人吃烧烤、烤肉,就要用到王言供应的调料,难免就想起来先前的事。

本来也不过是王言能打了些,一个人干倒了十多个,金美林的老板娘掏了一万块,并且最先接受了烧烤料做和解,就不是多大的事儿。只不过因为金美林的老板娘在这边做了很多年,有些能量,杜红根又是比较有名气的流氓,王言踩着他们出头就显得很有能耐。

如此再加上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以致于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到今天反而成了王言猛龙过江,多么多么的传奇。

这家排骨年糕的老板说的他王老板一年赚几百万,就是越传越大发的明证。其实也可以理解,这本就是风起云涌的时代,也是夸张的时代。不论是政府,还是人民,相对来说都是更加奔放的。那是时代浪潮,卷起来的波澜壮阔。

“王老板,再会啊。”汪小姐站在路边,同王言摆手。路边的霓虹,映着她的笑颜。

王言叼着烟,骑在三轮车上,回头问道:“用不用我驮你回去?”

“不用不用,我打车就好了呀。”

“再会。”

“再会啊,王老板。”

王言头也不回,用着掐烟的手挥了挥,便往进贤路回去。

汪小姐也打到了车,出租车路过蹬三轮的王言,汪小姐不免看了一下蹬三轮蹬的怡然自得的王言,好笑的摇了摇头……

自从用上了机器,店里的生产力大幅提高,已经不再是以前那般需要从早上八点来钟,一直干到晚上九十点钟。店内不大的空间,也因为两台机器的存在,以及各种的原料、成品的堆积,下脚的地方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