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十两银子的贪污额度,该怎么判?

这个数字虽然小,但是却决定今后贪赃的该怎么判了。

而且徐有贞很会用新工具,他亲自动笔,洋洋洒洒的将陈纲案的前因后果,写成文字,然后发给明报。

于是乎,明报一刊,陈纲案就成为了天下的焦点。

而且官员对这一件事情讨论热情更是无比高涨。毕竟这很可能关于到他们的未来,官场之中,很难有绝对的干净,海瑞这样的人也是因为稀少而被敬重。

很多官员现在还在官位上,并非他们比陈纲干净多少,而是他们没有陈纲倒霉而已。

于是,这样的热情倒逼着商辂加刊,迅速变成了半月刊,旬刊,甚至五日刊,三日刊等等。

当然了,这还没有定下来,完全是因为文稿的多少而确定的。

既然京城百官如此热情,通政司只能加班加点的。

当然了,其中也有人看道了徐有贞的高升,想在明报上一鸣惊人,让天下都知道自己的名字,从而步步高升。

所以争论很是激烈。

但是有一点却是确定的。大家都默认陈纲罪不至死。不想让陈纲沦落到他洪武年间的那些前辈的一样下场。

如果细细看洪武年间的案例,以很小的贪污金额,比如十几匹布,几百贯钞,而断送性命的大有人在,而今百官也不愿意经历这样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