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是劝了又劝,解缙虽然有些不通人情世故,但是正因为如此,他跟朝廷的几个堂官之间并无太大矛盾。

蹇义也愿意解缙这样一个“单纯”的人待在内阁里,并且占据内阁首辅的位置。这样的话,内阁根本没有直接影响六部的能力。

当知道解缙已经同意了解祯期的计划,蹇义也无话可说了。

出了蹇义的公房,解祯期忍不住叹了口气。他当然知道自己的选择有些冒险,如果能做出成绩还好,三年,最多六年,他就能回到京城。

但是要做不出成绩,他这一辈子就别想再进翰林院了。

不进翰林,做堂官还有机会,但是想要进内阁,反而没有了机会。

但是,他不后悔。

因为入翰林这条路,他已经能看到终点了。如今朝廷政局稳定,最少在他的叔父没有告老还乡之前,他是没有机会进入内阁的。

最多在翰林院修史书,或者担任侍讲,讲读,在经筵上表现一番,或者去给太孙殿下的孩子启蒙。

在翰林院待个一二十年,等叔父解缙告老还乡,他也才四十多岁,那个时候,也会成为学士,刚好进入内阁,担任殿下的言官。

因为性格上面的缺陷,他不认为自己能有执掌一部的机会,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就像自己的叔叔,哪怕身为殿下的老师,也根本没有掌握实权的机会,始终是个言官。

想要改变,就要从进入官场的一开始改变,走一条艰难一点的道路,从一开始纠正自己已经定型的性格。

更主要的是,让殿下知道自己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