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正,也就是后世的上午九点,吃饱喝足的大明士兵们留下了一半继续清理占领区,另一半开始了对其他地区的攻击。

说是攻击其实也有些不太恰当,跟昨日相比,倭人武士们吃到亏了,这一次是稍作抵挡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撤退。

他们准备放弃整个城市的外围和港口,固守内城,想要以人数优势来拉近与大明军队之间的力量差距。

在郑和的安排下,大明士兵并没有急着扩大战果,他们稳步推进,更主要的任务是在占领区域建立大明军队的指挥中枢。

只等在陆地上建立起来了指挥部,朱瞻基和郑和他们才会上岸,直接在陆地上发号施令。

而且大明也在等待,虽然现在大明执意要瓦解东瀛的统治体系,但是拒绝幕府和王室的谈判,不代表大明也拒绝东瀛各大名的投效。

毕竟,东瀛以后还是会交给这些大名来管理。直接管理东瀛,虽然利润最大,但是耗费的各方面成本也最高。

大明需要在东瀛驻军,需要委派管理人员,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反抗。

所以,有必要在管理体系里面,加上一层缓冲体制,就是用东瀛的大名来自我管理,这样不会直接面对各种反扑。

只要大明控制了东瀛的经济,占据了主要的金山和银山,然后建立有利于大明的管理体制,根本不需要直接管理就能获取巨大的利益。

这样也不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实际获得的利益也更大。

所以,大军如今按部就班,稳步推进,实际上也是在等待,等待东瀛人自己乱起来。

足利义持对东瀛的统治,远不如大明皇室稳定。且不说足利义嗣的反对,还有天皇系的力量,光是东瀛的独特政治模式,他就不能在东瀛为所欲为。

因为东瀛的管理实际上是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朝下属的各诸侯国,在东瀛被称作令制国。

以前的天皇,包括现在幕府与天皇共同管理,也只是名义上的领导权,地方权力依旧在各大名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