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抗旱那会,顾瑾便提出将离他们这几十公里的山脉山泉水调过来,但大家不理会。

觉得他们这从来都风调雨顺,不会持续干旱。

直到他们挑着挑着发现灵溪河的水真的干涸,河里只有透干透干的鹅卵石,大家才开始修水渠。

修水渠却是历代千秋的事,但她却不想修,因为后来,他们公社这边挖出了地下河,地下河的水足够他灌溉。

现在条件艰苦,可十多年后,会有抽水机现代化工具,灌溉不再需要人工挑。

“媳妇,你觉得灵溪公社这有地下水?”

人群散去,顾瑾拉着秦瑜,声音温和的问。

“植被具有蓄水能力,撂荒地的土壤蓄水量最小,草地和灌木地的土壤蓄水量有所提高,乔木林地土壤蓄水量最大,比荒地会多68%~79%左右。

我们这地,树林密布,肯定有地下水。”

秦瑜回答。

“说得很有道理,还引用了数据。”

顾瑾刮目相看。

“地理学知识,顾老师你教的。

我敢不好好学吗?”

秦瑜白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