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思路是对的,然而可供调整的空间实在太有限了。

目前“土层巡游者”已基本坐底,再往下去就是空穴的下沿,是坚逾钢铁的永冻地层。他们虽然拥有对点渗透引擎,可以强行开凿通道,加速驶离,可这样程度的震动,不只是头顶上悬着的长尾,周边几十公里范围内所有的“食铁甲虫”和“电刺蛇”都能立刻捕捉到。

到那时,能不能逃生不好说,这边好不容易开凿出来的作业面必然要放弃,想要按期完成任务也再无可能。

能不给碰上吗?

想也知道不可能。

既然发现了空穴,不管这里面有没有可疑目标,都一定要摸清楚空穴的大小,怎么都要触及到边界……起码是它们认为的边界才行。

正如大家所预计的那样,不断下探、也不断扩张横向探测范围的长尾,最终还是在拟态装甲上方,近在咫尺的距离处,来了一次放肆的甩击。

长尾画出了一个漂亮的圆锥弧面,但很快就扭曲掉了。先撞到的不是“土层巡游者”,而是侧方的作业面;前端弹跳了一下,才摇曳着不规则的轨迹,甩到了维修站顶上的拟态装甲层,这一下子几乎就是从头划到尾。

不需要任何设备传导,控制室这边都能听到上头沉闷的摩擦声。

单农士官的心脏“咚”的一声大响,几乎掩盖了耳朵摄入的声息,再看周围,罗南、钟贺、乐佐都没动,他差点儿以为这一次甩击只是浅浅滑过。

然而看显示读数,便确认这一击基本上已经将拟态装甲划到了底,下方的金属外壳是否暴露,只在毫厘之间。

具体如何,还要看长尾“嗅探”结果。

不,不对!最初着力的作业面那边,拟态装甲已经被击穿了。还好作业面本身也是永冻地层,工位收回后,也没什么设备,至于那些操作痕迹会不会暴露……

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