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暗暗打量眼前的雍王弘誉,或者说,如今应该称之为太子弘誉。

只见在赵弘润面前的太子弘誉,头戴玉冠、身穿墨色锦服,衣袍上有一条四爪蛟蟒腾云而起,栩栩如生。

不过最让赵弘润在意的,还是太子弘誉腰间玉带上悬挂的那一柄宝剑。

说实话,魏国的大贵族受中原的「君子文化」影响较深,认为君子不应该沾染肃杀之气,因此,自重身份的他们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避免接触刀刃,很少会自己佩戴宝剑,一般都是在腰间悬挂玉佩,以至于有时候凭玉佩的成色、大小以及造型,大致可以推断出对方的身份地位——似太子弘誉这般弃玉佩剑,非常罕见。

赵弘润不得而知,这是否也算是一种讯号。

但话说回来,弃玉石而佩利剑的太子弘誉,的确是让他感到了几丝压力,感觉眼前这位曾经的雍王兄又陌生了几分。

在邀请太子弘誉来到书房后,太子弘誉一脸歉意地说道:“此番劳烦弘润车马劳顿赶来大梁,为兄实在过意不去,待等今晚,为兄在府上为弘润设宴接风,到时候,再向弘润敬酒赔罪。”

赵弘润闻言笑着说道:“王兄言重了,既是雍王兄邀请,弘润岂会耽搁?却不知,王兄在信中所言「共商大事」,究竟所谓何事?”

“即是登基大典。”太子弘誉也是隐瞒,坦率地说道:“为兄希望接掌社稷时,诸兄弟在一旁目证……”

从太子弘誉的话语中透露出,除了赵弘润外,前者还向燕王赵弘疆、桓王赵弘宣、庆王赵弘信、颐王赵弘殷等几名兄弟发了邀请的书信——至于其中有没有阳翟王赵弘璟,那赵弘润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就目前来说,暂时只有赵弘润接受了邀请,其余兄弟,并没有什么回应。

接下来,兄弟俩又聊了一番琐碎之事。

“……弘润阔别大梁许久,我在宫内时,亦时常听说沈淑妃思念贤弟,听说,弘润如今已有子女?”

听了太子弘誉的话,赵弘润坦诚地说道:“不瞒王兄,小弟已有一子一女,嫡长子唤作赵卫、长女唤作楚楚。”

“哦?”赵弘誉双眉一挑,笑着问道:“此番可曾将我那小侄儿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