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的旧友王龄,与他一样都是洪德二年出仕的官员,区别仅在于,周焉在刑部熬了若干年,步步高升,如今更是成为刑部的尚书主官。

而王龄,他的运气则不大好,根据周焉的印象,王龄当上文选司的司侍郎没多久,就不知因为什么事被外调到济阳县担任县令去了。

不可否认,济阳是魏国境内一个富饶的县城,某种意义上说油水相当足,但相比较京官,地方官员的地位肯定是远远比不上的。

“找到了,洪德二年。”

一番寻找后,周焉找到了洪德二年的标签,随即念念叨叨地开始寻找他旧友王龄的官籍竹册。

“王……王……王……”

周焉的目光逐个从木架上的标签扫过,没过多久就找到了旧友王龄的官籍竹册。

将那份竹册拿了出来,周焉将其摊开,只见竹册中清清楚楚地记载了王龄的出身、出仕日期,以及担任过的官职。

但让周焉感到意外的是,官籍中并未记载王龄为何被外调到济阳县的事。

这事不合常理。

要知道,官员被调离原本的职位,吏部都会留下相应的记载,供日后考察。

说得难听点,哪怕是王龄因看不惯同僚的作风而与其大打出手,官籍都会留下相应的记载。

吏部的考功司,就是为此而设的。

可偏偏王龄的官籍上没有任何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