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夫纲何在!(求票)(第3/5页)
章节报错
貌似没有啊!
就算以大明为例,北方的田租普遍在三成五以上,到了江南,甚至有七成的地租。
所以说,在男耕女织的农业条件下,百姓的勤劳程度,地方的物产多寡,或许有差别,但是绝不会夸张到无法理解的地步。
倭国的情况基本是农奴……大名……幕府将军三级。
大名就相当于地方豪强,他们管理的地盘,还不如大明的一个县大,收取田赋的压力当然不大。
要不去大明各地问问,哪个大家族收不上田租?
至于幕府将军……他们并不直接掌控地方,而是靠着强大的武力,威慑大名。说白了,就是个带头大哥。
实力强大,能镇得住,自然能拿到税收,镇不住,那就开始打仗呗!
倭国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明治维新。
他们搞废藩置县,虽然地方大名没了,但是财税体系依旧,国家可以征收高额的税收,支持他们兴建海军,殖产兴业,甚至赌国运。
假如单纯从财政角度衡量,甲午战争之前,大清才是“小国”,能运用到战争的经费,不足倭国的三分之一……没法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不败才怪呢!
弄清楚了倭国的情况,回过头看大明,就不得不感叹一句,大明实在是太复杂了!
就拿农户来说,大明存在相当的自耕农,也有不少富农,即便是佃农,也不全是租种土地,比如某家有五亩田,觉得不够,就从地主那里租十亩来种,这个税该怎么收?
而且大明还广泛存在隐户,这些人并不存在于朝廷的黄册上面,他们耕种大户的土地,向大户交租,完全游离在国家体系之外。
也不知道能不能把他们算作大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