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接手之初必须雷厉风行横扫牛鬼蛇神,将艺能社里阴暗陈旧的封建玩意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这种事不能拖,拖上个一星期半个月大家就熟了,熟了就容易蹬鼻子上脸。

所有的改革都是讨人厌的,一代目苏长青经历过企业改革,那时候摸着石头过河改来改去改得一塌糊涂,许多企业改没了,也有部分获得了新生,看多了也为他积累了经验。

日本的管理经验是落后的,国内更多借鉴新加坡、台湾和美国。

日式家族企业固化相当严重,员工基本终身制效忠一个雇主,大锅饭比国内吃得还香。

柳雨菲收购前期工作干了半个月了,已经有基层员工私下里对她抱怨,自己在艺能社没有多大上升可能,部长和课长都还年轻,二十年内没有位置腾出来。

九十年代的日企,部门之间的员工流动很罕见,一旦入职基本就固定在一个职能上,运气好就提升,运气不好干到死。

为了保证权威,下属的工作业绩或者好建议经常被上司据为己有,甚至直接压制。

苏长青不会让自己的企业继续如此。

柳雨菲有个担忧:“都说日本创新能力强,咱们的管理方法会不会抹杀活力?”

对此苏长青并不担心,这只是企业内部管理模式改变,并不是脱离了日本自由创作的土壤,实际上改革给了更多人表现自己的机会。

尤其是创作团队必须打破模块化,保证每个创意都有机会送达苏长青,而不是一层层递交,然后很可能不知去向。

不出所料,大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会后神野上下炸了锅。

“这是要将神野赤色改造吗?这是日本,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我不认为这是赤化,又不是收归国有,长青社长有权决定艺能社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