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拍戏期间,苏长青几乎每天都打电话回来指导黄杨改剧本,新戏《一路顺疯》是为黄勃和王保强量身定做的,已经打磨得差不多了。

黄勃对剧本很满意,跃跃欲试盼着开机:“这些天我都在琢磨角色,设计了很多表情和动作,在心里已经把这出戏演了好几遍了。”

王保强却不太满意角色:“这让我演的啥,就是个傻子!”

这话倒也没错,他在新片中的角色不断惹祸,这样的人也就电影里有意思,身边真有一个可就烦死了。

演员考虑角色和观众不一样,代入感要强得多,越年轻越喜欢演高大上的人物,何况像王保强这样为英雄梦投身少林六年的人。

他更希望拍一个武打片:“咱们能不能拍《少林寺2》?肯定有很多人爱看。”

《少林寺》的号召力当年无人能及,平均票价不到一毛钱却创造了一亿多票房,苏长青当年还在读初中,看了六遍。

那时候还没有为电影拍续集的习惯,白浪费了一个题材,别说延伸李连杰觉远和尚的戏,当时影片中的许多角色深入人心,就是把其他人物拿出来拍衍生故事,也有很大的市场。

苏长青逗他:“李连杰演觉远和尚,你演谁?”

黄勃在边上搭腔:“他可以演觉远和尚的儿子,觉得不远。”

“胡说八道,和尚哪来的儿子?”

“和牧羊女生的。”

“胡说八道,那不是犯了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