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日韩演员阵容,问题很快集中到是否反美。

这个问题苏长青都烦了,有点踩到屎的感觉,干脆把对王硕说的话在这重复了一遍:“这是反战片,不能一提反战就想到米国,那不公平。”

日本将美利坚翻译成米国,咱们这边不知从哪个开始翻译成美国,国名里用形容词很少见,感觉赞美之意溢于言表。

于公于私这时候反美都不是个好话题,苏长青尽量避开,拒绝跟着记者往上面扯。

冷战刚刚结束,老美如日中天,虽然广场协定搞得日本这几年有点惨,但人家不在乎,这些记者也是挑事。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记者最不喜欢平庸话题,他们期望受访者出错出洋相,也乐于挑起敏感话题,就看你接不接。

有记者问:“您之前的作品《太平号》在北美票房取得成功,《移动迷宫》似乎没有米国发行的计划,为什么?是否因为题材敏感?”

对这话题苏长青也有准备:“这主要是一部拍给中日韩观众看的电影,如果配上英文字幕,我很怀疑欧美观众能区分出这是三个国家的演员,那么影片的主题就变得模糊不清。”

结果第二天报纸出来的标题里居然有:中国名导演声称米国观众看不懂《移动迷宫》。

这特么也是神概括。

苏长青当然知道记者难对付,但国内目前难度还不大,在日本真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而且和北野武、荒木一晚上喝下来另有心得,高级玩家不是想办法对付记者,而是和他们一起心照不宣地玩游戏:我出素材你们报道,我出名你们卖报纸。

访日第二天苏长青出席了好几个活动,拜访了日本影人协会,所有行程都是发行方安排的,旨在吸引记者制造话题。

日本媒体高度发达,宣传期他们有一个衡量指标,就是计算报纸上的话题数量,只要不是尖锐批评,越多越好。

晚上参加了影评人协会主办的一个酒会,苏长青获得过他们的最佳编剧奖,北野武也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