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周澳在他们占据视野优势的水泥小楼里绘制的地形图显示,距离小楼50米处,有一座雪丘。

根据gps的数据和刚才陆比方测出的营地方位数据,林之淞着手建模,模拟出了一条较为精确的、专门针对登山客营地视角的视觉死角路径。

只要来到雪丘后,就可以慢慢绕行至山的另一面,彻底消失在那几名诡异登山客的视线中。

按贺银川的计划,他们需要用亮灯的帐篷吸引了对方全部的注意力,再假装休息,熄灭两盏灯,将身形隐蔽入灯影找不到的暗处,依次从后方开口处,匍匐爬出帐篷,藏身到50米开外的雪丘后面,再按预定路线,迂回前进,离开他们的视线范围内。

……俗称“当面逃跑”。

但在小楼消失、开始架设帐篷时,他们才意识到了一个棘手的、被他们忽略了的问题。

在冰冷月光的映射下,从他们的扎营点到雪丘,一切都是那样一目了然。

——没有遮蔽物,他们根本无从逃离。

但他们并不是变色龙。

小楼里提供的生存道具,颜色也大都是最适合雪山救援的、扎眼的橙黄色和迷彩色。

正当他们身处瓶颈时,大致休养好精神的南舟提出了一个颇为匪夷所思的主意。

正是有了他的帮助,计划才得以成功执行。

逃离时,他们身上披着用南舟的道具【马良的素描本】画成的遮蔽物。

一片8x8平方米的雪地。

起初,“青铜”的人还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