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院士昨天就和柳青提到了这个问题,今天又提到这个问题,就是痛心于高端人才流失的问题。

老科学家自己不逐利,可是,为了让国内拥有着原研药的研发能力,最近这几年,他跟人谈得最多的,就是钱的问题。

没有资本的支持,想要拥有那样的突破,实在太难了。

他还跟柳青谈起了青蒿素和胰岛素的历史,谈到了当时动用了多大的规模,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才弄出这两样诺贝尔级别的成果来。

那样的规模,现在根本就不可能发动得了。

而且弄出那样的成果,多少都还带有着一些幸运的因素。

他向柳青感慨:“咱们国内的民营企业,有菊花厂、大江这种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企业,但是在生物制药方面,一家这样的企业都没有,真的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柳青附和:“确实如此。”

他明白朱院士为什么要跟他谈这些东西,因为他算是一个有钱人,天元集团也是资金雄厚的投资公司。

但是,这样的坑他还真的不敢跳。

要在一个制药项目上投资几十上百亿,最后结果是研究失败,他没有办法跟董事会的成员交代。

弄得不好,甚至还会将整个集团的资金链给弄崩,把集团给搞破产。

他重生的优势已经不大了,有把握的,也就是兴国疫苗这个项目,知道会成功,所以多大的投资他都愿意。

至于别的,他没有那个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