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改良的各种农作物种子,以及专业的农业技能,把这片世界上最大的黑土地平原重新唤醒了。

这半年来,他们从国内带过来的葵花子、花生、黑麦等农作物种子撒在了这片富饶的土地上。

他们从国内引进温室大棚技术、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灌溉技术大大提高了当地农作物的成活率和产量。

但这个拥有肥沃得能够攥出油的黑土地,之前却没找到个好主人。

乌克兰人如果有桦国人一半吃苦耐劳的素质,踏踏实实地耕田种地,用不了多久就能发家,根本不用自残。

只不过乌克兰人貌似没有挥汗如雨的动力和勤劳致富的思维。

这一片已经荒废了多年的黑土地,换了一桦国人主导后,已经逐渐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这些农业大学的才子们,已经成了当地农民们的香饽饽……

而他们,也没有辜负姜余的厚望,纷纷与当地的乌克兰姑娘结为连理、双宿双飞……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有了当地的户籍。

再加上太平洋银行之前承诺的5万美元十年无息创业贷款,他们伙同妻舅家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

他们有的做起了小买卖,有的开外贸公司专门倒腾货物,而更多的人却是合伙起来开设农业公司,买入更多、更便宜的荒地,利用大量的农业机械开荒种田……

他们这样的行为,对于现在仍处于半饥荒状态的乌克兰政府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是值得褒奖的。

一系列优惠措施,也随之而来……

这些“农民”偶尔也会回来,身边带着美丽的洋妻子,不知道羡慕、嫉死了多少单身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