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末靺鞨是生活于粟末水流域的一个强大部落集团,与当时的东北亚强国高句丽关系很深。

总章元年,唐高宗派兵与新罗联合灭掉了高句丽,此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的靺鞨、契丹、奚等少数民族,强行将粟末靺鞨附高丽的诸多部落徙居辽西营州,而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

大祚荣一家人在辽西营州生活了近乎三十年。

武则天一朝军事本就不行,尤其是她越老越昏聩,对于东北的局面处置适当,造成了营州之乱。

靺鞨人首领乞四比羽与乞乞仲象举旗反武周,率营州靺鞨部众东奔辽东。善于用兵的大祚荣借助天门岭的复杂地形,合高句丽、靺鞨之众,痛击武周大军,带着以靺鞨人为主,高句丽人次之,并夹杂有少量的汉人、契丹人抵达了渤海,在东牟山建立的政权,自创其姓大氏,自称“震国王”,建立震国。

大祚荣在建国之后立即遣使与突厥结盟,而且又通好南面的新罗,巧妙地在强权林立的四邻之间斡旋,在数年之间,势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所属人民囊括了了靺鞨、高句丽、汉、契丹、奚、突厥、室韦等民族成为东北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唐中宗复位,派侍御史张行岌招抚大祚荣。大祚荣接受招抚,向唐朝称臣,并遣次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入侍,留为宿卫。

李隆基即位后,遣郎将崔忻摄鸿胪寺卿,前往震国,拜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并且以其所统之地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后“渤海”成为震国的新国号,也就是渤海国。

渤海王大祚荣手段老练和平,而太子大武艺性子激进,更重视自主权。

唐朝东北和平,周边小部落都开始依附唐朝,而不愿意跟随渤海国,直接影响了渤海的利益。

国与国之间,一但利益有了冲突,就算关系再铁,也将步入兵戎相见的局面。

双方也渐渐有了摩擦,乃至于兵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