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作为首辅,也是传统文人士大夫出身,资治通鉴几乎就是案头书,历代故事,也都是明了之极。

但是朱祁镇这一招,却让李贤一时间没有理清楚用意何在?

他并不觉得百官上书议论此事,就能有什么变化。因为这关系到他们具体的利益,想想就知道,那一方面处置对他们有好处。

李贤代表的也不是他自己,是相当大一部分官员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是大明官员之中主流想法。

无非是绕个圈子,再回到了原来的意见上。

只是他并不知道,在网络上争论之中,必胜的从来不是甲方,也不是乙方,而是管理员。

负责邸报的通政司,而通政司在谁手里,在商辂手中。

朱祁镇或许拿捏不了文武百官,但是他如果具体拿捏一个人,却是毫无问题的,商辂听谁的,这也就分明之极了。

朱祁镇也不觉得,这个战场上,朱祁镇会输。

不过,他也是单纯想耍赖皮,推进修订大明律。

他有三个想法。

首先,变法之先,舆论先行。这是他深刻明白的一点,如果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变法思想,单单靠皇帝强权推进,这种变法,主动先天不足,必然夭折。

想要变法成功,固然要形成一个能维护新法的阶层,但是想要变法开始,却要需要一个想要发生改变的阶层。

这也是秦国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秦国到了不变法就要灭亡的地步了。

而今大明比秦国的处境好上千万倍,也就是说想要安享太平,不想折腾的人,占据了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