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西宁读书人(第4/5页)
章节报错
张文说道:“在下惭愧,虽然有心读书,但也算不得名师,没有名师自然也没有高徒,而西宁又是卫所,掌管西宁多为武夫。他们不懂读书之妙,连西宁卫学,也是永乐末才建的,一直一来师生都不多。”
“实在是条件有限。”
于谦心中暗道:“看出来了。”
国子监监生在太祖太宗年间,还是校规严苛,出来的学生还是有几分真材实料的,但是问题是国子监建立的本意,却不是为了科举。
国子监监生在明初作为单独入仕的一条途径,国子监监生所学的都是一些实用的,能为朝廷办事的技能。
比如丈量土地,比如登记黄册,修缮水利,等等。明初很多大工程都是大批国子监监生参与进去的。
而今国子监出仕道路渐渐不行,也没有人认真学习了。
张文虽然气度上有些读书人的样子,但是真才实学有几分?于谦并不抱大希望,虽然于谦是科名再后,但也是从杭州这样的死亡学区之中考出来的,而西北总体来说,比江南科举简单太多了。
张文都考不上,可见这种整体性的文化断层,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
张文叹息一声,继续说道:“也不全是这个原因,在西宁多蛮夷,回回多读教经,不愿意堵圣贤书,而藏人佞佛,下官也是没有办法的。”
西宁本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乃是儒家影响力的边陲的地带。藏传佛教,还有回回教都是比较兴旺的。
而且西宁也没有出几进士,甚至连秀才举人都不多,否则也不会让张文这监生出身,担任西宁卫学祭酒。
大家都对考进士能升官发财,改换门庭表示怀疑。自然也就不会努力下功夫。没有投入,自然也没有产出了。
西宁卫学也是惨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