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堂堂大明皇帝,至于么?(第2/2页)
章节报错
刚才刘伟超说国库收入大部分是商税,一开始他还没当真的。此时再问时,就是非常重视的态度了。
刘伟超见他这么认真地问,便想了下,也认真地回答道:“那应该也不至于,但要说和商业活动有关的话,也可以确实算是。如果要细分的话,那就多了,做生意的税收,还有国企,也就是朝廷控制企业的利润收入,这些都应该是大头……”
听着他在解释,崇祯皇帝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就好像是饿极了的狼,冒出了绿光,看到了猎物一样的那种。
之所以这样,很简单的原因,就是他对钱的渴望!穷怕了!
在他那个时代,商税的收入,真得是很少。
太祖皇帝当年立国之时便定下的商税,是三十税一,这个税率很低的,然后一直保持不变。
另外,各地鈔关,就是设立在各地收取商税的机构,是事先规定要征收多少额度的。
开国之初,人口少,商业少,因此定下的税额其实都很低。
随着和平了几百年,商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可是税额几乎还是不变。
就举一个例子,浙江金华县,繁荣的所在,定下的税额是7两!
就因为收取商税过低,开国之初在全国设立的400多个税课司局,到了万历末年的时候,竟然就只有112个。那些没了的,是开设不下去,收到的税银,都不够给税课司局发俸禄,从而倒闭了的。
之所以如此,还和明朝官吏有关。
有明一代,就没有一个官员试图去加收商(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