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一个问题哈。”柳铭淇笑道,“总不可能全部装煤炭吧!”

“那你得生产多少个煤炭?才赚多少钱?恐怕是出去一趟的费用都拿不回来。”徐东平摇头道。

“暂时不用想那么多。”柳铭淇道:“十艘船全部建造出来,恐怕也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了。更别说倭人还要入侵,影响船只的建造。”

徐东平蓦的眼睛一愣,“不是吧?你的意思是,我和小薇还得两三年才能行动?那我娘什么时候才能报上孙子呀?”

柳铭淇恨铁不成钢的道:“小舅,你怎么这么脑子不灵活呀?那么多的船只,咱们先租用十几艘出去,干几趟小的,累计经验,这不行吗?一开始就上这种巨无霸大船,你们能弄得好?”

徐东平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说得也是!”

大康的海贸生意非常发达。

在江南和东南地区有着五六百支大大小小的船队。

小一点的船队就做大康沿海的买卖。

中等一点的就在东瀛、百济、室韦、琉球等等岛屿做生意。

大一点的直接往南面走,东洋西洋的岛国全都是他们做生意的对象。

虽然这里面有赚有赔,每两三年都有几十支船队说不行就不行了,但新加入的人却也不少。

这么多的船队要出去做生意,不一定大家都有钱来买船只,就催生了一个买卖。

船只租赁。

一群有船的船主们,把自己的船只租赁出去,每出去一次收取一次的费用。